简体汉字造成了传统文化脱节

sb6jj20

现在我们国内所用的汉字都是简体字,而台湾、香港、澳门等地都用繁体字,在阅读了一些参考文献后,让我对繁体字有了新的认识,搞不懂为什么当初要简体汉字?难道就因为要减少文盲?减少书写难度?简化汉字比较严重的后果,就是造成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脱节。

比如汉字简化后,亲(親)不见,爱(愛)无心,产(產)不生,面(麵)无麦,运(運)无車,导(導)无道,飞(飛)单翼,涌(湧)无力,有云(雲)无雨,乡(鄉)里无郎,圣(聖)不能听也不能说,魔仍是魔。

在1935年的时候,蒋介石曾经授意教育部简化汉字,但是因为民党中央常委、考试院院长戴季陶到蒋介石办公室大吵大闹,说简化汉字十分荒谬,破坏了中国文化。1936 年2 月,蒋介石被迫下令“不必推行”。

其实在我看来,当时推行简化汉字,完全是基于河蟹的考虑,是想kongzhi思想文化一部分,其他的什么解释都是冠冕堂皇。

1950年苏联斯大林表示:“全世界都是要通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而实现共产主义的,全人类的语言文都是要通过统一的民族语走向区域语,而实现共同的世界语。”

维基百科上有个字体写的不错:汉字简化争论

简体汉字造成了传统文化脱节》有1个想法

  1. 大致

    简化汉字对当时的扫盲还是挺有意义的。
    但是简化的方案实在垃圾,很多不相干的字被简化成了同一个字,还有很多字简化的时候非常粗暴,失去了其本来意义,这才是要命的。
    比如裡,裏,里这三个根本不同的字,非往一起并。

    回复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